到2022年,重點建設10所中職學校、3所高職院校-考證時間表2022人力資源
加大資源優化配置力度,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深入推進產教融合,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到2022年,重點建設10所省示范性及優質特色中職學校、3所省優質高職院?!涨啊稘鲜腥嗣裾P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推進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有了新錨點。
濟南市有職業院校80所
到2022年,重點培育和打造30個省級品牌專業(群)
近年來,濟南市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有職業院校80所,其中,駐濟高職院校21所(含技師學院4所),中等職業學校59所(含技工學校22所),共開設61個專業大類1287個專業點,在校生21.72萬人,基本具備了為經濟社會發展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但是仍存在職業教育資源優化整合不夠,優質資源集聚度不高,“小散弱”(規模小、發展分散、服務經濟發展能力弱)的現象,有影響力的職業院校不多。同時,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契合度不高,有的學校特色不明顯,專業建設重復,趨同化現象較為嚴重。在這一背景下,進一步優化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布局,推進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對于濟南市職業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濟南市發布的《濟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職業院校發展將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通過新建、擴建、撤并、置換、聯辦、貫通等方式,推進職業教育資源整合。今后濟南市將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并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到2022年,重點建設10所省示范性及優質特色中職學校、3所省優質高職院校。
同時為增強專業設置與產業發展需求的契合度,根據《意見》,濟南市將健全專業設置與調整機制,建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負面清單”,鼓勵支持職業院校面向服務濟南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戰略和十大千億產業,主動布局一批產業需求大、發展前景好的學科專業。到2022年重點培育和打造30個省級品牌專業(群),市屬高校立項建設4-5個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
全面實施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
根據《意見》,濟南市將全面實施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從級新生起,建立濟南市中職學?!肮不A、專業理論測試+專業技能抽測”制度,落實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職業院校將全面開展“學歷證書+若干專業能力證書(1+X)”制度試點工作。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
今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已明確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皩W歷證書+若干專業能力證書(1+X)”是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的制度創新,在職業教育“輸出端”對學生既進行學歷認定,又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濟南市還將在職業學校建立“學分銀行”制度,在中職學校實施學分制改革,到年高職院校全面推行學分制。積極推進職普融合和中高職貫通,推進綜合高中試點,支持濟南傳媒學校與濟南第十一中學,長清職專與長清一中開展職普融合試點,并鼓勵支持高職院校輻射帶動中職學校發展,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領域,擴大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招生規模,支持市屬優質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舉辦四年制本科職業教育。
企業可以參與辦學
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發展
根據《意見》,濟南市支持鼓勵企業以購買服務、委托管理、合作共建等方式,依法參與職業院校辦學或舉辦職業院校,支持開展職業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實行支持性收費政策。
國有企業舉辦職業學校,可以參照同類公辦學校標準安排生均撥款,所需經費按原渠道保障。鼓勵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支持政行企校四方合作率先在十大千億產業、家政服務業及康養名城建設等產業發展重點領域建設多元主體職業教育集團,推進駐濟職業教育資源集團化發展。
濟南市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支持職業院校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院校聯合舉辦高水平職業技能大賽、高端論壇。支持職業院校有計劃地引進國際先進教育資源,建設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支持濟南職業學院中德北方職業培訓基地、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海右國際學院(泰國)”等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鼓勵支持職業院校教學科研人員更廣泛地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針對目前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積極性不高,“校熱企冷”,校企合作不夠緊密,產教融合不夠深入的問題?!兑庖姟分袧鲜忻鞔_提出爭創國家職業教育“十百千”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支持濟南二機床集團、浪潮集團等企業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
支持濟南職業學院、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萊蕪職業技術學院建設省級校企一體化合作辦學示范校,出臺濟南市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落實校企合作辦學財稅激勵政策和收費政策。允許職業院校面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開展有償服務所得收入、校辦產業年度利潤等收入可用于單位績效工資發放;職業院校開展生產服務性實習實訓取得的勤工儉學收入,可提取一定比例支付學生勞動報酬;職業院校教師根據相關規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總量控制,不作為調控基數。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和現代學徒制,建立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
同時,加強實訓基地建設,落實實訓基地建設專項資金,到2022年建設10個左右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產教融合深入、育人效果明顯的生產性實訓示范基地。建立濟南市公共實訓基地,優化實訓配置,實現資源共享。規模以上企業按職工總數的2%安排實習崗位接納職業院校學生實習。鼓勵職業院校和企業共建校內實訓基地,新設實訓基地必須有相關行業企業參與。
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
建設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
由于目前濟南市職業院校師資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現有教師管理機制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兑庖姟分忻鞔_提出,要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在公益二類職業院校實行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財政部門依據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人員控制總量,按人員控制總量內實有人數核撥經費。
職業學校教職工人員控制總量的20%可面向企業聘用高技能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允許教學急需但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專業人才參加學校招聘,合格的作為兼職教師使用,待取得教師資格證后轉為正式教師。支持學校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和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專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擔任產業教授,財政參照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確定經費撥付標準,或按照項目工資制、年薪制撥付薪酬。推進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教師養老保險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待遇試點,財政部門根據學校繳費規模,對試點學校給予適當補助。
此外,還提出專業教師要每5年到企業或生產服務一線實踐累計不少于6個月。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加強中職班主任和高職輔導員隊伍建設。在全市教師培訓專項資金中要列支一定比例用于職業教育教師培訓,實施職業教育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青年技能名師建設計劃,培養一批職業教育名師名團隊。加快職業教育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建設,完善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制度和教學能力大賽制度,財政部門給予經費支持。
?。R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潘世金 實習生 郭夢雨 通訊員陳敏)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本文由(www.dar-elsafwa.com)轉載發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下架刪稿,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dar-elsafwa.com